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二樵食荔四首苏膺瑞 其一 丙辰 清 · 黎简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续集卷上
荔枝如胜友,一见即忻欢。
况以平生契,而为知己餐。
气投堪愈病(时疟疾方愈。),品重岂嫌酸。
大嚼不相让,旁人齿亦寒。
火燄峰 明末清初 · 黄毓祺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譬诸大火聚,光燄高摩空。
我欲如胜热,投身住此中。
舟行即事 清 · 张洵佳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孤帆摇漾殢前津,到处鸿泥印爪新。
迓我云山如胜友,泥他儿女学庖人。
宵深警柝犹巡岸,风激横船欲碰身。
任尔天寒心自暖,一舱团聚一家春
保和殿曲燕记宣和元年九月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皇帝诏臣蔡京、臣王黼、臣燕王俣、臣越王偲、臣嘉王楷、臣童贯、臣嗣濮王仲忽、臣冯熙载、臣蔡攸保和殿,臣蔡鯈、臣蔡翛、臣蔡鞗、臣蔡行、臣蔡徽、臣蔡术侍,赐食文字库。
于是由临华殿门入,侍班曲水,朝于玉华殿。
上步至西曲水,循𨢬醾架,至太宁阁,登层峦、林霄、骞凤、垂云亭,景物如前,林木蔽荫如胜,始至保和
殿三楹,楹七十架,两挟阁,无䌽绘饰侈。
落成于八月,而高竹崇,已森然蓊郁。
中楹置御榻,东西二间列宝玩与古鼎彝器、玉芝。
左挟閤曰妙有,设古今儒书、史子楮墨。
右曰宣道,道家金匮玉笈之书,与神霄诸天隐文。
上御步前行至稽古阁,有宣王石鼓。
历邃古、尚古、鉴古、作古、传古、博古、秘古诸阁,藏祖宗训谟,与夏商周尊、彝、鼎、鬲、爵、斝、卣、敦、盘、盂,汉晋隋唐书画,多不知识,骇见,上亲指示,为言其概。
因指阁内:「此藏卿表章字札无遗者」。
命开匮,匮有朱隔,隔内置小匣,匣内覆以缯绮,得臣所书撰《淑妃刘氏制》。
臣进曰:「札恶文鄙,不谓袭藏如此,念无以称报」。
顿首谢。
玉林轩,过宣和殿、列岫轩、天真阁、凝德殿。
殿之东,崇岩峭壁高百尺,林壑茂密,倍于昔见。
过翘翠、燕处诸阁,赐茶全真殿。
上亲御击注,汤出乳花盈面。
臣等惶恐前曰:「陛下略君臣夷等,为臣下烹调,震悸惶怖,岂敢啜」?
顿首拜。
上曰:「可少休」。
乃出瑶林殿。
中使冯皓传旨留题殿壁,喻臣笔墨已具。
乃题曰:「琼瑶错落密成林,交加午有阴。
恩许尘凡时纵步,不知身在五云深」。
顷之就坐,女童乐作。
坐间,赐荔子黄橙金柑,相间布列前后。
命邓文诰剖分赐。
酒五行,再休许,至玉真轩。
轩在保和西南庑,即安妃妆閤。
命使传旨曰:「雅燕酒酣添逸兴,玉真轩内看安妃」。
诏臣赓补成篇。
臣即题曰:「保和新殿丽辉,诏许尘凡到绮闱」。
方是时,人自谓得见妃矣,既而但画像挂西垣
臣即以诗谢,奏曰:「玉真轩槛暖如,只见丹青未有人。
月里常娥终有恨,鉴中姑射未应真」。
须臾,中使召臣至玉华閤,上手持诗曰:「因卿有诗,况姻家,自当见」。
臣曰:「顷缘葭莩,已得拜望,故敢以诗请」。
上大笑。
妃素妆,无珠玉饰,绰约若仙子。
臣前进再拜叙谢,妃答拜,臣又拜。
妃命左右掖起。
上手持大觥酌酒命妃曰:「可劝太师」。
臣奏曰:「礼无不报,不审酬酢可否」?
于是持瓶注酒,授使以进。
再坐,彻女童,去羯鼓,御侍奏细乐,作《兰陵王》、《扬州散》古调。
酬劝交错,上顾群臣曰:「桂子三秋七里香」。
七里香,桂子名也。
顷许对曰:「麦云九夏两歧秀」。
曰:「鸡舌五年千岁」。
臣曰:「菊英九日万龄黄」。
乃赓载歌曰:「君臣燕衎升平际,属句论文乐未央」。
臣奏曰:「陛下乐与人同,不间高卑。
日且暮,久勤圣躬,不敢安」。
上曰:「不醉无归」。
更劝迭进,酒行无算。
上忽忆绍圣春宴口号二句,问曰:「卿所作否?
馀句云何」?
臣曰:「臣所进诗,岁久不记」。
上曰:「朕是时以疾告假,哲宗召至宣和西閤,问所告假者,对曰:『臣有负薪之疾,不果预需云之燕』。
哲宗曰:『蔡承旨有佳句曰:红蜡青烟寒食后,翠华黄屋太微间。
不可不赴』。
上曰:『臣敢不力疾遵奉』。
是日待漏东华,哲宗已遣使询来否。
语罢,命郝随持杯以劝,凡三酬,大醉,免谢扶出」。
因沉吟曰:「记上下句有曰『集英班』者」。
继而曰:「牙牌晓奏集英班,日照云龙下九关。
红蜡青烟寒食后,翠华黄屋太微间」。
继又曰:「三天乐奏三春曲,万岁声连万岁山
欲识君臣同乐意,天威咫尺不违颜」。
臣顿首谢曰:「臣操笔注思,于今二十年。
陛下语及,方省髣髴,然不记一字。
陛下藩邸已知臣,盖非今日,岂荣幸」!
再拜谢。
上轮指曰:「二十四年矣」。
左右皆大惊,非圣人孰与夫此!
臣又谢曰:「臣被知藩邸,受眷绍圣,两朝遭遇,臣驽下衰老,无毫发称报」。
上曰:「屡见哲宗道卿但为章惇辈沮忌,不及用。
朕时年八岁,垂髻侍侧。
一日,哲宗凝虑,默若有所思,问曰:『大臣以谓不当绍述,朕深疑之』。
奏曰:『臣闻子绍父业,不当问人,何疑之有』?
哲宗骇曰:『是儿有大志如此』!
由是刘挚、吕大防相继斥逐,绍述自此始」。
臣奏曰:「陛下曲燕御酒,乐欣交通,而追惟哲宗付托与绍述之始,孝友笃于诚心,非特臣之幸,社稷天下之幸」!
因再拜贺,已下皆再拜。
上又曰:「尝记合食与卿否」?
臣谢曰:「是时大礼禁严,厨饔不得入,贸食端邸。
蒙陛下赐之,臣被遇自兹,终身不敢忘」。
又曰:「崇政殿试,卿在西幕详定。
时因入,持扇求书,得二诗,皆杜甫所作诗,曰:『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又:『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臣曰:「崇宁初蒙宣谕,扇犹在」。
上曰:「今尚在也」。
臣曰:「自古人臣遭遇,或以一能一技见知当时,名显后世。
臣章句片言,二十年前已蒙收录,崇宁以来,被遇若此。
君臣千载,盖非一日。
君之施厚,臣之报丰。
臣无尺寸,孤负恩纪,但知感涕」。
上曰:「卿可以安矣」。
臣又奏曰:「乐奏缤纷,酒觞交错,方事燕饮,上及继述,下及故老,若朋友相与衔杯酒,接慇勤之欢,道旧论新。
顾臣何足以当?
臣请序其事以示后世,知今日燕乐,非酒食而已」。
夜漏已二鼓五筹,众前奏丐罢,始退。
十三日,臣(《挥麈馀话》卷一。又见《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一。)
至:原无,据右引补。
田伏侯太守招同诸君崇效寺牡丹衰病到迟主客尽去独坐成咏忆光绪丁酉王幼霞侍御看花此寺恰此日故卒章及之 其一 清 · 李葆恂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客去亦已久,独游谁与同。
相看如胜侣,小立逆香风。
色岂依僧浅,娇疑向日融。
无嫌煞风景,啜茗夕阳中。
浦江华藏寺如胜上人欲募施者开田佐僧供以长老皎公书来求予诗作二十韵奉勉 宋 · 范浚
 押尤韵
浮图谢朋亲,屏迹藏岩幽。
多规脱徭赋,岂必皆禅流。
自言佛遗经,垦土为愆尤。
不耕徒谷腹,何异鼠雀偷。
告之勿浮食,当须力锄耰。
前修举锹事,千载垂风猷。
奈何哑羊僧,百语不颔头。
皎公老禅伯,雅慕吾孔周。
其徒有如胜,用意非常俦。
欲开千畦田,更办两具牛。
率彼枯木众,躬耕食其秋。
释门有添丁,乃翁坐无忧。
与国助耘耔,疲氓庶其瘳。
此志良足嘉,感之叹绸缪。
昔闻白黑众,十万俱清修。
鸠金置千亩,给供无时休。
于今岂无人,胜也当寻求。
长途触隆冬,一衲寒飕飗。
朱门立雪久,欢喜无生愁。
作诗劝勇往,以俟岁晚收。
苏盦招集江亭时瘦唐将假归辛亥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皓韵
胜地如胜朋,习处不知宝。
一从别后忆,反覆无不好。
城隅一撮土,见我少还老。
君亦江海徒,及来共讨。
西山为留雪,对客起画稿。
泠泠荻芽风,吹冻尽变潦。
座有思归人,庐瀑已挂抱。
何妨少濡滞,聊缓百忧捣。
他年或见怀,此会忍草草?
还寻旧酒垆,曛黑须醉倒。
注:【思归人】《近代诗钞》作「归思人」。 【聊缓】同上作「聊复」。
怀西湖东坡原韵 清 · 宋荦
 押先韵 出处:西陂类稿卷十二
西湖东南美,游眺多高贤。
白苏两寓公,领略得其全。
繄余爱山水,出郭疾病捐。
譬彼蜂就蜜,所性良由天。
盘山庐阜,入手自往年。
西湖咫尺耳,徒闻好事传。
今夏六月中,缅想荷花鲜。
秋怜湖上峰,娟秀萦云烟。
何待段桥畔,桃柳争芳妍。
晴空每矫首,清夜或废眠。
几日冷泉亭,佳茗手自煎。
一枝老藤杖,须趁腰脚便。
胜地如胜友,堪结岁暮缘。
鸭觜船易买,已办囊中钱。
高宗论遣使书 宋 · 贾廷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二、《敬乡录》卷五、《金华文徵》卷一三、《金华徵献略》卷二
十二月十四日左迪功郎严州桐庐县主簿贾廷佐,昧死百拜,献书皇帝陛下。
臣闻之,《诗》有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言人君之不可不自强也。
《书》曰「其克诘尔戎兵,陟禹之迹」,言武备之不可废也。
平居犹然,而况处变乱之际乎!
恭惟太祖太宗以圣神武略,平定四海,创业垂统,为子孙万世之规模。
陛下嗣守基绪,适丁艰难,正宜不负所托,锐意拨乱,信威四夷,功光祖宗,为中兴之圣帝。
傥或委靡偷安,专主和议,信王伦之说,奉夷狄之诏,则隳祖宗之大烈,所谓蒙耻辱者,虽倾三江之水,不足以涤其秽,后将议陛下为何如主哉?
陛下以天下之大,有兵可战,有将可使,有赋税以为财用,有民人以为依附,有人材以为任使。
若以久远治安为念,断然诛王伦以惩其卖国,拘夷使以诮其悖礼,然后上信天命,下符人心,大赫斯怒,决意行师,则汉高迎太公之策也。
奈何欲舍此数者,听信王伦诡诈之言,轻以万乘之尊,臣事夷狄!
此天下汹汹,所未喻也。
臣不知陛下将讲好称臣以中兴邪?
将奋发讲武以中兴邪?
将听虏人之命以偷安偏方,无复中兴之意耶?
臣为桐庐一簿,官至微也,敢越职犯分,议论朝廷大事,死有馀责。
然臣闻道路之言,谓王伦卖国,要致虏使,名江南诏谕,是指吾中国谓之江南
既有诏谕,必有虏诏以诏陛下,如陛下近遣台臣李寀江西,事体一同。
其轻辱我宋,自古以来所未常有。
富弼争「献纳」二字,至以死拒;
王伦为使,要虏以诏来,不以为怪,而谓之功焉。
是以昼不安食,夜不安寝,义当号天取死,不忍见陛下天日之表、龙凤之姿,为戎人诸侯,取笑万世,又不忍见臣将为犬豕之陪属。
嗟乎!
此天也,祖宗之天也,一朝尽化为夷狄之天,可乎?
此地也,祖宗之地也,一朝尽化为夷狄之地,可乎?
无天可戴,无地可履,虽生不如无生之为愈。
臣所以痛悼于心,越职犯分,号天以取死耳
臣闻端拱二年太宗以幅𢄙未一,下诏求言曰:「虽朕计之于心,固有成算,又念合以众虑,则无失谋。
应有才抱经济,识洞今古,明当世控制之宜,通前代备禦之术,朕当虚心以待,前席与谈,不以疏远见遗,狂直加罪」。
于乎!
祖宗之念虑,其详审不妄发也如此。
况当彼时疆埸特小警耳,犹不敢自任。
以今日虏人不逊,名以诏来,其可不与天下共图之!
岂陛下自有一定之论,畏天下之异议哉?
大臣台谏心知其非,保守禄位,不肯正言,但曰:「此前人之议耳,此圣意所主耳」。
是国有大辱,势将倾矣,莫之能救,犹谓国有人乎?
臣窃料虏使之说,必以归中国之所当归、还河南之故地啖陛下以拜彼之诏。
此虽三尺之童,必以为绐我耳。
天下之气势两敌,则谓和之易成;
我弱彼彊,则彼以吞我为心,何和之有?
项羽之气,百战百胜,约和于汉,割界鸿沟,已而项羽解兵,谓可高枕有沟东之地。
无何,口血未乾,张良、陈平议以今汉有天下大半,此天亡楚之时,不因其几而取之,是养虎自遗患也,于是追项羽以并天下。
此能保其和好久远乎?
又若六国之君,割地奉秦以求和,秦阳和而阴倾之,追亡逐北,因利乘便,尽有六国之地。
此能保其和好久远乎?
于乎!
恃彊吞弱,自古而然,狼子野心,尤不可测。
十有二年之间,以和之说戏我,尽皆空言,无一语信,迁延至今,遂有诏谕之使。
万一拜彼之诏,则异日号令必从金出,必将渐令我罢我某师,退某舍,稍忤其意,兵有辞而来。
是陛下歛手以天下与虏,将无置锥之地矣。
不然,则天下耻于屈辱,将有不胜愤懑,如胜、广辈,争出以竞鹿,天下亦非陛下有也。
陛下当彼之时,虽悔无及。
为陛下万全之计,宜如臣策,上信天命,下符人心,大赫斯怒,决意行师,则取陵寝以迎父兄,复境土以雪大耻,何难之有?
语曰:「时哉,不可失」!
今虏使名以诏来,三军愤愤,诸将愤愤,士大夫愤愤,民心愤愤,莫不愿为陛下死矣。
其或者以此激我,不可知也。
陛下若不恤众心之不平,但欲委靡从虏,则天下圜视而起,将不怨虏而怨陛下矣,可不为之寒心哉!
陛下毋谓我弱不能与角。
若天已弃,虽强终弱;
若天未弃,虽弱终强。
陛下至此,当照戎虏诡我以和,遂大奋发以决于天。
汉高帝楚王七十战,败北者屡矣,灵壁之役,室家尽亡,荥阳之役,赖纪信免,彷徨无聊,一失职之人耳,然卒能致垓下之捷,以王天下。
惟至弱者能攻坚彊。
陛下若不自怯,决意用兵,欲至中兴则席卷胡虏,为汉高,直易事耳。
陛下无谓我将我兵非虏之敌。
师直为壮,曲为老。
王莽以百万之众攻汉,有甲士四十二万人,有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旌旗辎重,千里蔽空,又有长人巨无霸者以为垒尉,又有猛兽虎豹之属以助威武,史谓自奏汉出师之盛,所未尝有。
光武于谈笑间,以兵三千败之于昆阳,岂以多寡强弱论哉?
陛下二三将如岳飞、韩世忠皆忠义可使,师之曲直又不待言而喻。
若决意于战,则陛下以少破众,成光武之烈,直易事耳,所谓初若磊磊落落,有志者事终成也。
臣不胜大愿。
陛下念祖宗创业之不易,思后世清议之可畏,断然有意于拨乱,振不测之怒,行不测之威,诛王伦,拘虏使,以快天下之心,以振士民之气,然后下令决意用兵,以雪大耻,以复境土。
遂选任大臣为大夫种以治于内,召还王庶监督诸将,为范蠡以治于外,则中兴之业,指日可成。
与效尤石晋之计,万万不侔也。
臣闻王庶忠勇有谋,将士无不服其威名,此亦陛下中兴二十八人之一也,其可舍诸?
韩愈曰:「凡此蔡功,惟断乃成」。
今日欲为光武,欲为石晋,全在陛下断不断之间耳。
臣忠义所激,号天取死,愿陛下试与大臣共图之。
万一因臣微言,反祸为福,非臣之幸,乃宗社无疆之休。
不然则甘心受戮,诉于太祖太宗耳。
干冒天威,臣无任陨越戴罪之至。
廷佐昧死百拜。
示性然居士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
道山性与道合,喜恬静,不尚藻饰,宿蕴深信,尤慕玄学。
每宴寂,通宵彻夕,冥默内照,莹彻如冰壶玉鉴,表里洞然。
而蔬食长斋,究向上宗乘,遍参知识,一以诚至,探穷有年岁矣。
始则循见历语句,合头窠窟,八穴七穿,游历筑底,其志愈确。
蓦地脱去,直彻佛祖心性渊源,深入理妙,践履说宗,二通融摄,涅槃生死,到身心一如胜净之地,机智增明,顿辔自乐,久之犹不自已。
图就诸,方达道上上大机,碎佛见法见,大用明了上头关捩,展拓烹煅炉鞴,摆拨玄妙,择摒廉纤,提持杀活纲宗,超脱圣贤阃域。
正到辩邪正,识休咎,知进退,别机宜诚实之地。
恰欲整安闲之车,游虚寂之境,径直凑无为无事,罗笼不住,呼唤不回,超毗卢,越释迦,庄严清净,自在大解脱之域。
适以世缘,暂时挽缀,渠处之亦翛然。
有志之士,以无量阿僧祇为顷刻,当亦绰然遂本源尔。
乘凉相过,遇纸笔作此。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终。
问汉守刘宝贤觅酒四首 其一 宋 · 郭印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酒几于道少人知,乘坠俱忘即我师。
身后虚名如胜此,陶潜李白更无诗。
五慈观阁记建炎元年十二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石门文字禅》卷二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古之仁人,将有为于世,必特立独行,自行其志。
汉将李陵之降虏,致武帝疑其臣属,于是苏武奉使不屈,牧羊海上十九年,起居必仗汉节。
宣帝以智力御世,君臣凛然。
既杀盖宽饶,于是疏广父子袖手而去。
使人主知区区爵禄不足骄天下之士,岂激颓波而独往,冒冲风而孤骞者欤?
岂惟世之仁人如此,出世之圣师亦然。
三祖璨公既得法隐于淮山,悼学者枯禅缚律,以地位證修为归宿,不信达摩别传之宗,故作《信心铭》,又名其弟子曰道信,造次颠沛,语言寝息,必以信自心为劝。
呜呼,吾祖之于法道,深切著明,可以想见其馀风遗烈。
东山住持沙门宗致者,临济十一世之玄孙,而泐潭准禅师之嫡嗣也。
骨面严冷,英气逸群,以荷担云庵法道为己任。
说法有辩慧,护教有便行,卑丛林以宗旨争沟封,以语言争非是,纷然诸方,方炽未艾。
名为走道,其实走名,射利裨贩,无所不至,而正宗微矣。
欲弃之而弗忍,欲导之而弗从。
于是为室于方丈之东,名曰慈航,又自名其号曰慈觉
犹以为未也,建阁于大门,名曰慈观。
僧居竭者,倾长财一百五十万以助成之。
生平自奉甚约,所得檀信之施,毛累寸积,四十年之藏,一旦举以施之,人以为难。
南晋僧子照者,有实行自然之智,如人信手斫方圆,皆中绳墨。
慈觉使总院事,事无巨细,谈笑而办。
阁经营,照实董其事,垢面龟手,不惮霜雪,伐山相材,运土拾砾,与苍头短发进退,凡半年而落成。
以财施,而慈觉之志乃克成。
师弟子之于宗,皆无所愧,贤矣哉!
余与双峰祖印禅师仲宣来游,遂登是阁,晚望淮山,万叠自献,雪尽苍然,却立周视,朱栏碧瓦,荡摩云烟,苾刍往来,午梵方奏,疑其身世之在诸天也。
祖印问余曰:「慈觉之慈,宗师之慈,其与佛菩萨之慈奚若」?
余曰:「如恒河女子抱婴儿欲渡,儿堕水中,女子与之俱死,此爱儿之慈也。
满慈子曰:『人骂辱我,我则自幸,曰骂辱非拳殴也。
设或拳殴,又自幸曰:拳殴之酷,不犹愈杖击兵刃乎』?
此忍力之慈也。
曹溪六祖,夜为男子张行昌所谋,将施刃,六祖笑曰:『止负汝金,不负汝命』。
以金赠之使去,人无知者。
昌感涕,愿落发为比丘,所至辄访道。
复至曹溪,而祖授以法要,使分灯于江西
冤亲一揆,是谓等慈也。
提婆达多每欲害佛,以毒置十指爪中,见佛接足,佛笑曰:『未毒我足,先毒汝手』。
又劝国驱千醉象以冲佛驾,象来,佛垂手示之,于是象见十指皆有师子,怖骇遗粪而去,此谓大慈也。
慈觉则不受诸慈管摄,击涂毒之鼓,死却偷心;
镕凡圣之铜,不存情见。
如胜婆罗之火聚,无厌足王之刀锯,使一切众生触其焰,蒙其刃,皆获无分别智,此盖真慈也。
夫岂不然哉」?
祖印笑曰:「道人固菩提园中之耆年,何其辩慧乃尔惊群耶」!
龙舒鉴大师无学犯众而言曰:「阁成而老师适至,似非苟然,愿为记之」。
余曰:「唯」。
建炎元年十二月记。
七月朔日作乾隆甲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
定时迟立秋(月十日方立秋节,朔逮之孟
连朝晴已佳,月始晴尤称。
碧天云欲閒,乔树风如胜
谁云十日遥,物象传金令。
宗正卿上殿奏劄宝祐二年 南宋 · 李昴英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九、《文溪集》卷九、《广东文献初集》卷三
臣闻人主之心必有大警悟,则天下之势不患其岌岌然甚矣。
东南舆图,寖非全璧之旧,吾国事力,何异垂罄之虚。
外侮内攻之多虞,百孔千疮之毕露,如居败屋,东撑西柱于疾风苦雨之中,如驾漏船,左支右吾于汪洋惊涛之上,此非出一奇所能振起,亦非变一法所能维持也。
治乱存亡之基,全在人主之心。
此心虽微,而万世基业,四海生灵,关系甚大。
出理则入欲,去私则进公,上而为三代之隆,此心也;
降而为陈、隋之季,亦此心也。
自古艰危之世,岂无可以挽回之机括?
其君迷而不复,迄无幡然改易之良图,遂致圮坏,竟难收拾。
乃若穆王荒于驰骛,王业几殆,然一闻《祈招》之诗,其心止焉,而周鼎重矣;
武帝毒于征伐,海内已虚,然一下轮台之诏,厥心悔焉,而汉祚复矣。
一念之勇,不俟终日力量之决,坤转乾旋,穆王犹得享国百馀年,武帝且不失为七制之贤,而况不为二君者乎!
恭惟陛下天锡勇智,度越古先,日就缉熙,独得道要。
昔人主之退君子也,有弃置终身者,陛下洞察其忠,则不旋踵而收用。
昔人主之惑小人,有专任而不疑者,陛下既知其奸,则或斥或贬,略无留难。
明习久而利害周,知密察精而是非立决,和颜乐受于苦言,每事悉从于群议,此天下臣民所共赞咏,以为不世出之主也。
临政愿治馀三十年,宜盛而有衰之形,宜治而有乱之兆,灾谪频仍,帝怒未息,流离愁恨,民情寖睽。
强邻窥伺,敢据户庭之间;
锐旅侵凌,近在股肱之郡。
楮不行而钱币竭,物踊贵而兵民贫。
事事驾漏,色色穷空,症候转危,景象愈蹙。
陛下深居九重,虽闻知而未必尽知也。
人情隔于耳目之所不及者易疏,而日亲于左右者易入。
陛下固勤劳于时艰,而有可娱之具陈于前,则有时而纵;
固焦劳于外惧,而无可骇之言接于听,则有时而忘。
陛下揆之心,前乎几尝悔艾而复懈,几尝愤发而复沮,人欲终能胜天理,阴浊终能胜阳明,所以为此之累者必有由矣。
故言汤之美者首曰不迩声色、不殖货利,而继之曰改过不吝,汤自责之辞曰女谒盛欤?
苞苴行欤?
汤曷尝有是,而惕然恐其有此,其所以为圣也。
西邸厚藏,琼林充积,竟成何用,秪为乱阶。
孟轲谓国之危由交征利,臧孙达谓官之败由宠赂彰,其言至此遂验,可为后世戒。
臣去国八年,重违阙下,意谓陛下学力益深,义理益熟,圣德日跻,弊事日除,而籍籍涂巷之切议,彰彰封疏之敷陈,乃无异于畴昔,殆有甚焉,此臣之所甚骇也。
陛下非不知普天率土皆吾藏富之所,区区外物,于清躬何补,而认为己有哉!
如闻北司窃弄,藉势招权,掖庭嬖妮,凭宠干请,倖门四辟,贿径多蹊,前者得而后者慕,名藩巨镇,视如探囊,好官美职,争欲染指,无耻之顽,因应澜倒,尝自爱者,亦复效尤,岂所以杜群枉、厉四维乎!
雀鼠之讼,亦彻宸听,虮虱之吏,上烦圣决,至于修内司之献助,取浙东西之上腴,所过需求,见谓骚扰,不几于下行有司之事,与民争利乎!
文昌八座,执政之储也,以处恩泽侯之琐庸;
卿监郎闱,侍从之选也,半是王家之子弟。
外焉郡国之麾节,类多戚属之膏粱,政事既非其素闲,民物何从而得所。
进有德以尊朝廷,选良吏以安田里,其庶乎!
夫私情胜而后女谒行,私爱牵而后恩意亵,一私胶固,始犹根蟠。
旦旦行之,明知其非,而安之以为常事;
人人言之,明知其是,而玩之以为常谈。
内降多而视中书为奉行文书之官,节贴宣谕多而待台谏为奉承风旨之地。
世当承平,犹不宜有,今何如时,私意感召,乖戾应之,为兵戈,为雨淫,为潮决,极而为开元末年宫中之怪,识者隐忧焉。
陛下不于此时大警省,大惩创,亟思所以转移之,而待何时乎!
不使冯野王为显官,恐人议其私后宫亲属,汉元帝犹能之;
邵光超以中使缣而被罪,其徒悉弃所获于山谷,唐德宗犹能之;
诏以别贮钱物,以所占陂田归之有司,唐文宗犹能之。
数君皆庸主也,曾何足道!
陛下聪明神圣,可以为尧舜,而不能勇于为善,岂不甚可惜哉!
欧阳修曰:「枉费财物,利悉归众,中外讥议,则陛下自」。
朱熹曰:「有私用而后有私人,有私人而后有私财」。
二臣之言明达的切,似为今日发。
臣愿陛下思祖宗付托之不轻,念国势阽危之已极,克己如胜敌,窒欲如防川,戒谨恐惧,无一息之间断,精粹纯白,无一毫之瑕疵,痛惩前失,猛刬宿弊,如人之久病,力救幸而有瘳,多方防其复作。
陛下悔过之心既坚,上天悔祸之心必速,则外患潜消,天下事可以渐就吾之条理矣。
不然,君臣不悛,以乐玩忧,将有如唐、晋季世之叹,可不惧哉!
臣又谓正心以正朝廷百官者在人主,而格君心之非则大臣责也。
故都俞而有吁咈焉,将顺而有正救焉,纵未能使人主严惮,正之于念虑未萌之先,亦当与人主相可否,审之于命令将出之顷,酌以道义,参以人言,从容启沃,必求其是,庶几上可以感动渊衷,下可以惬服群望。
倘遵奉之惟谨,而规正之不闻,国何赖焉。
或告唐宪宗曰:「德宗自任圣智,不信宰相而信他人,使奸臣乘间弄威福」。
宪宗曰:「朕幼在德宗左右,见事于得失。
当时宰相未有再三执奏者,皆怀利偷安,卿辈亦宜用此为戒,当力谏不已,勿畏朕谴怒而遽止」。
此又陛下所当责之大臣者也。
臣拳拳忧国之忠,不敢少隐,惟陛下留神。
理宗史嵩之不可起复书淳祐四年九月 南宋 · 黄恺伯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六、《宋季三朝政要》卷二、《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三三、《宋元通鉴》卷一一三、《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五、《少微通鉴续编节要》卷二三
臣等恭睹御笔,起复右丞相史嵩之,令学士院择日降制。
臣等有以见陛下念时事之多艰,重大臣之去也。
臣等窃谓君亲等天地,忠孝无古今。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孝而可望其忠也。
宰我问三年之丧于夫子,而曰「期可已矣」,其意欲以期年之近,而易三年之丧。
夫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也,有三年爱于父母乎」?
宰予期年之请,夫子犹以不仁斥之,未闻有闻父母垂亡之病而不之问,闻父母已亡之讣而不之奔。
有人心天理者固如是乎!
是不特无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且无一日之爱于其父母矣。
宰予得罪于圣门,而若人者则又宰予之罪人也。
此天地所不覆载,日月所不照临,鬼神之所共殛,天下万世公论之所共诛,其去夷狄禽兽不远矣。
且起复之说,圣经所无,而权宜变礼,衰世始有之。
朝大臣,若富弼,一身佩社稷安危,进退系天下重轻,所谓国家重臣,不可一日无者也。
起复之诏,凡五遣使,以金革变礼不可用于平世,卒不从命,天下至今称焉。
至若郑居中、王黼辈,顽忍无耻,固持禄位,甘心起复,绝灭天理,卒以酿成靖康之祸,往事可覆也。
嵩之何人哉?
心术回邪,踪迹诡秘。
曩者开督府,以和议惰将士心,以厚赀窃宰相位。
罗天下之小人为之私党,夺天下之利权归之私室。
蓄谋积累,险不可测,在朝廷一日则贻一日之祸,在朝廷一岁则贻一岁之忧。
万口一辞,惟恐其去之不亟也。
嵩之亡父,以速嵩之之去,中外方以为快,而陛下起复之命已下矣。
陛下殆曰:「大臣之去,不可不留也」。
嵩之不天,闻讣不行,乃徘徊数日,牵引奸邪,布置要地,弥缝贵戚,买嘱貂珰,转移上心,衷私御笔,必得起复之礼,然后徐徐引去。
大臣居天子之下,位百官之上,佐天子以孝治天下者也;
孝不行于大臣,是率天下而为无父之国矣。
鼎铛尚有耳,嵩之岂不闻富公不受起复之事乎?
而乃忍为郑居中、王黼辈之所为耶?
臣谨按古礼,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嵩之于其父之病也,盍涕泣以告陛下曰:「臣父年八十馀矣,恐朝夕不相见。
矧陛下春秋鼎盛,臣事陛下之日长,而事父之日短
愿陛下哀而赐之归,使臣一见老父,终天何憾」。
陛下以孝教天下,未必不可其请也。
嵩之视父病如路人,方峨冠整佩,洋洋入政事堂,鼎食谈笑,无异平昔。
李密有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密之于祖母犹尔,嵩之之于父独不然乎?
臣又按《礼经》:「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
嵩之于父之死也,盍号泣于昊天曰:「某不孝,父病不及药,是罪大矣。
今父死不及殓,欲与俱殒不可得也」。
星驰奔赴,虽日行百里可也。
嵩之视父死如路人,方经营内外,摇尾乞怜,作飞鸟依人之态,又摆布私人,以为去后之地。
暨奸谋已遂,乃始从容就道,初不见其有忧戚之容也。
晋顾和丧母,其君欲起之,曰:「古者固有释衰绖从王事者,以其才足济时也。
不才,祗以伤孝道、坏风俗尔」。
时人高之。
在衰世,犹能尽其孝道,以励风俗;
嵩之身为公辅,曾一顾和之不若乎?
且陛下所以起复嵩之者,为其有折冲万里之才欤?
嵩之本无捍卫封疆之能,徒有劫制朝廷之术。
彼国内乱,骨肉相残,天使之也;
嵩之贪天之功,以欺陛下。
其意以为三边云扰,非我不足以制彼也。
殊不知敌情叵测,非嵩之之所能制。
嵩之徒欲以制敌之名以制陛下尔。
陛下所以起复嵩之者,谓其有经理财用之才欤?
嵩之本无足国裕民之能,徒有私自丰殖之计。
且国之利源,盐筴为重。
今钞法屡更,利之归于国者十无一二,而聚之于私帑者已无遗算。
国家之土壤日消,而嵩之之田宅益广;
国家之帑藏日虚,而嵩之之囊橐日厚。
陛下眷留嵩之,将以利吾国也,殊不知适以贻吾国无穷之害尔。
嵩之敢于无忌惮而经营起复,为有弥远故智可以效尤;
然弥远所丧者庶母也,嵩之所丧者父也。
弥远奔丧而后起复,嵩之起复之后而后奔丧。
以弥远贪黩固位,犹有顾藉,丁艰嘉定改元十一月戊午,起复于次年五月丙申,未有如嵩之匿丧罔上、殄灭天常如此其惨也!
嵩之之为计亦奸矣,自入相以来,固知二亲耄矣,虑有不测,旦夕以思,无一事不为起复张本。
当其父未死之前,已预为必死之地。
近畿总饷本不乏人,而起复未卒哭之马光祖
京口守臣岂无胜任,而起复未经丧之许堪
故里巷为十七字之谣也,曰:「光祖做总领许堪为节制,丞相要起复,援例」。
夫以里巷之小民犹知其奸,陛下独不知之乎?
台谏不敢言,台谏,嵩之爪牙也;
给舍不敢言,给舍嵩之腹心也;
侍从不敢言,侍从嵩之肘腋也;
执政不敢言,执政嵩之羽翼也。
嵩之当五内分裂之时,方且擢奸臣以司喉舌,谓其必无阳城毁麻之事也;
植私党以据要津,谓其必无惠卿反噬之虞也。
自古大臣不出忠孝之门,席宠怙势至于三世,未有不亡人之国者,汉之王氏、魏之司马是也。
史氏秉钧,今三世矣,军旅将校惟知有史氏,天下士大夫惟知有史氏,而陛下之左右前后亦惟知有史氏。
陛下之势孤立于上,甚可惧也。
天欲去之,而陛下留之。
堂堂中国,岂无君子,独信一小人而不悟,是陛下欲艺祖三百年之天下坏于史氏之手而后已。
臣方涕泣裁书,适观麻制有曰:「赵普当乾德开创之初,胜非在绍兴艰难之际,皆从变礼,迄定武功」。
夫拟人必于其伦,曾于奸深之嵩之,而可与赵普诸贤同日语耶?
赵普、胜非在相位也,忠肝贯日,一德享天,生灵倚之以为命,宗社赖之以为安。
太祖、高宗夺其孝思,俾之勉承王事,所以为生灵宗社计也。
嵩之自视器局何如胜非?
实不能企其万一,况可匹于赵普耶?
臣愚所谓擢奸臣以喉舌者,此其验也。
臣又读麻制有曰:「谍谂愤兵之聚,边传哨骑之驰。
况秋高而马肥,近冬寒而地凛」。
嵩之虎踞相位之时,讳言边事。
通川失守,至踰月而后闻;
寿春有警,至危急而后告。
今图起复,乃密谕词臣,昌言边警,张皇事势,以恐陛下,盖欲行其劫制之谋也。
臣愚所谓擢奸臣以喉舌者,又其验也。
窃观嵩之自谓宰相动欲守法,至于身乃跌荡于礼法之外。
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大于不孝,若以法绳之,虽置之鈇钺犹不足谢天下,况复置诸岩岩具瞻之位,其何以训天下后世耶?
臣等于嵩之本无宿怨私忿,所以争进阙下为陛下言者,亦欲挈纲常于日月,重名教于泰山,使天下后世为人臣、为人子者死忠死孝,以全立身之大节而已。
孟轲有言:「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臣等久被教育,此而不言,则人伦扫地,将与嵩之胥为夷矣。
惟陛下裁幸。
薄暮自枞阳渡江赴九华 清 · 方苞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名山如胜友,未见意难忘。
即事得馀隙,扁舟下夕阳。
閒情恋云水,浪迹暂家乡。
身世何终极,空嗟去日长。